🤼‍♂️

中国式摔跤基础与技巧

Aug 24, 2025

Overview

本次讲座介绍了中国式摔跤的起源、发展与基本技术动作,并详细讲解了训练方法和要点。

中国式摔跤概述

  • 中国式摔跤有五千多年历史,源自远古传统体育项目。
  • 历史上别称众多,如相夫、角力、摔角等。
  • 1950年代正式定名为“中国式摔跤”以区别国际摔跤。
  • 现已成为全国各民族共同参与的传统体育项目。
  • 结合竞技、健身和娱乐,群众基础广泛。

技术与基本功训练

  • 摔跤技术包括进攻、防守、反攻及观赏性动作。
  • 基本功分为徒手基本功和器械基本功。
  • 徒手基本功包括三腰撑筋、踢腿(上股踢腿、大崴装、小崴装)、小短叉等。
  • 踢腿动作需底腿虚实分明,强调速度与稳定性。
  • 步伐变化多样,包括载步、小短叉、弹腿等,需注意协调性。
  • 盘腿、残嘴动作增强灵活性及爆发力。
  • 长腰、抽腿、搓窝、扎圈等训练提升腰部与腿部力量。

进阶技术动作

  • 黑鹰臣道(跳蹦子)、小德和等属于中式摔跤特有技巧。
  • 小德和动作中,膝盖着地不算输,能为对手得分。
  • 脑切动作分为行进和原地两种,结合上下肢配合。
  • 刀功、行刑长、吹等动作要求上下肢发力一致。
  • 拉腰、摸手等动作需加强力度及难度训练。
  • 爬的、理晓花、擦卡等属于高难技巧,需多练习灵敏与准度。

实战与动作变化

  • 勾手等动作关键在重心掌握和腿部配合。
  • 谭宁以较小力量制胜,需灵活应用弹腿、四步八分步等步法。
  • 抱腿、撑碗、顶光侧重力量与实战性,防止重心过低或过高。
  • 大德和、牵铭等大动作强调重心转换与步法协调。
  • 手瓶需手脚合一,动作爆发有力,肩部配合到位。

训练要点与注意事项

  • 基本功训练需注重动作到位,节奏感与协调性强。
  • 用具辅助训练可提高难度和效果。
  • 实战时要有意识地将基本动作灵活应用。
  • 每项动作均需讲究用力顺序和重心掌握。
  • 注意训练安全,避免膝盖等部位受伤。

Key Terms & Definitions

  • 中国式摔跤 — 中国传统摔跤项目,历史悠久,民族性强。
  • 基本功 — 基础训练内容,包括力量、柔韧、协调等。
  • 踢腿 — 用腿发力进行击打和攻防的动作。
  • 盘腿 — 用腿盘绕对手,控制或摔倒对方的技巧。
  • 崴装 — 摆动腿部或脚腕制造进攻或防守时的假动作或变向。
  • 刀功 — 手脚结合发力的进攻、防守技术动作。
  • 谭宁 — 以小力巧妙摔倒对手的技术。

Action Items / Next Steps

  • 熟练练习各基本功动作,注意动作规范。
  • 强化腰、腿力量与灵活性训练。
  • 课下复习老师讲解的动作要领与要点。
  • 观看、模仿动作示范,提高实战应用能力。